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 2024届校友郑伊曼:从“华师蓝”“迷彩绿”到“志愿红”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有这样一位校友

本科在读期间,参军入伍穿上军装

退伍后,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本科毕业后,换上志愿服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
转变为投身西部计划、服务祖国边疆的志愿者
用行动续写着别样的青春篇章!
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华师美院2024届校友、退伍大学生郑伊曼的故事
(故事以郑伊曼校友自述的方式展开)


15.jpg

与本科毕业创作作品合影

        从珠江之畔的广州到昆仑山下的新疆和田,五千公里的跋涉让我的视野不断延伸。当鳞次栉比的高楼渐次化作连绵起伏的沙丘,当湿润的海风转为粗砺的漠风,我知道,这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转换,更是人生舞台的重新定位。和田1.jpg

        初至和田,我瞬间便被这里独特的美景所吸引。塔克拉玛干沙漠广袤无垠,连绵沙丘在阳光的轻抚下,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金色弧线,神秘而壮观,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和田2.jpg

        在热闹的市区,历史悠久的大巴扎里人潮涌动,交易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满是浓郁的烟火气息,真切地传递出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与温暖。

         自此,我翻开了人生旅程中崭新且充满挑战的一页,这段经历不仅是对自我的深度磨砺,更是满载成长与感悟的宝贵财富。

16.jpg

担任护旗手(上图一排左一、下图一排右一为郑伊曼)

       初入工作岗位,周围的一切既充满新鲜感,又带着些许陌生。和田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教育环境,让我深切感受到肩头责任的分量。面对与往昔不同的工作模式和流程,凭借军旅生涯锤炼出的坚韧意志,我秉持 “多看多学多问多做” 的准则,迅速融入这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勇往直前,积极担当。

 在“看”的过程中,我认真观察同事们的工作方法与事务处理流程。每一次文件的传递交接、每一份信息的整合归纳,都蕴含着丰富的工作智慧与技巧。而“学”的关键在于持续吸收新知识,包括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田的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充满无限活力与潜力。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和田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18.jpg

第二届和田地区“党旗映天山·党员争先锋”

最美党员榜样力量讲故事大赛(右二)

19.jpg

“红歌颂党恩·奋进新征程”和田地区红歌比赛赛后合照

       “问”是攻克难题的有力武器。我主动向科室领导、经验丰富的老同事虚心求教,他们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给予了我诸多宝贵建议与关怀,帮我化解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诸多困惑。而“做”则是将所学、所悟付诸实践,每一项工作都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助力我逐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工作人员。

日常手绘图

25.jpg

单位组织秋季植树(315国道旁的戈壁滩)

26.jpg

参加“春风行动”志愿服务

 我时常思索自己参加西部计划的缘由,我想,这不仅是为了积累人生阅历,更是源自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军人使命的延续。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始终将“‘四有’优秀士兵”标准(即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和领导常说的“做人要有家国情怀”铭记于心。在军队中,我学会了无私奉献与无畏牺牲,而在和田,我找到了继续践行这些品质的广阔舞台。

 母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让我在奉献中明晰了自我价值,懂得青春的意义并非在于安逸享受,而是为祖国、为社会发光发热。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新疆和田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孩子们能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祖国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材。

27.jpg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盛世华诞欢度国庆”

和田地区文艺汇演(左一)

       在未来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精神与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品格,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全身心投入到和田地区的教育建设中。我坚信,这段珍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引领我在未来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我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师弟师妹们)能够投身西部计划队伍中,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


投身西部,报效祖国

她的故事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却满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与坚守
这也是许多志愿者们正在经历的日常
以实际行动践行对西部的热爱
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作墨
书写着平凡又炽热的篇章


图文:郑伊曼

初审:廖智辉

复审:周畅

终审:黄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