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平凡之美——从生活素材到美术作品的形成

640 (5).jpg


       12月20日下午,学院邀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陈中科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以“平凡之美——从生活素材到作品的形成”精彩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

640.jpg

       讲座伊始,陈中科老师主要是对自己从 2004 年至 2024 年的创作历程以及指导创作的经历进行回顾,深入探讨在这漫长的创作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发现平凡之美的。

       陈老师巧妙地从先秦老子的《道德经》切入话题,深刻地提出美往往隐匿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地方。他以一幅乍看之下平凡无奇的照片作为实例,生动地向我们阐释了如何从绘画之眼的独特角度去观察,并精准地提取其中的“美”。正如老子所言“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而发现平凡之美的第一步便是深入地去调研。随后,陈老师展示了自己在调研过程中所获得的第一手手稿以及下乡备忘录等珍贵资料,让大家切实地感受到了他在追求平凡之美道路上的执着与努力。

640 (1).jpg

       接着,陈老师从国家重点题材的美术创作展开讲述,列举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的杰出作品。例如,黄启明的深圳变化系列木刻作品,深圳作为经济开发区犹如大鹏展翅,此画作的构图也巧妙地模仿了大鹏展翅的形态,这无疑是源于艺术家自身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何家英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其素材是何家英老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葛洲坝建设专项创作活动中收集的,与常见的劳动场景不同,这幅画生动地记录了劳动之余人们放松的场景,更具独特的美感;王文彬的《夯歌》是根据木棉花而创作出来的构图典范,他来到南方之后,受到木棉花绽放过程的启发,将木棉花的形状运用于画面构图当中,木棉花形状的构图是一种愉悦的表达,展现出了艺术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力;前苏联艺术家梅尔尼科夫的《在和平的原野上》,画面紧密结合卫国战争之后的社会背景,以笔为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俄罗斯的不可战胜和朝气蓬勃。最后,陈老师提到清代的画家石涛,他是一位极具叛逆精神的画家,对山峦的创作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不同于其他山峦的主题性创作,角度新奇独特,作品气势磅礴,笔情恣肆,淋漓洒脱,豪放郁勃。

640 (2).jpg

640 (3).jpg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陈老师深刻地认为,只有拥有“闲”的心境,才能对生活中的平凡之美有全新的体悟。对一些平凡的场景进行定点观察,我们会惊喜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常常隐藏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但这些美仍然值得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品味。

640 (4).jpg

       此次讲座,陈中科老师从自己以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入手,具体而细致地介绍了艺术工作者到底该如何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何记录和深入思考这些平凡生活中的美,并在构图、主题等创作方面详细举例介绍要如何运用这些“美”的素材。这些丰富而珍贵的经验,对于我院学生的艺术创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指导,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创作新境界的大门。


撰稿|曾蓉

摄影|谭雨琦

初审|周耀威

复审|陈中科

终审|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