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政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研究生
  • 学生工作
  • 学术动态
  • 培训与考核
  • 实验中心
  • 主题教务
  • 校友专栏

《对话:数码时代的文化考古与时空置换》艺术展

2010-06-08 22:14:00 阅读:

2010年6月8日,《对话:数码时代的文化考古与时空置换》艺术展在广州师大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数码时代的艺术》国际研讨会活动周而举办的活动之一,这无疑是师大美术馆改建以来一次重要的当代艺术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主要是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布鲁斯•汪兹和张晓彬。来自美国的布鲁斯•汪兹具有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美术馆馆长等多重身份,现任纽约视觉艺 术学院计算机艺术系研究生部主任、计算机教育系主任。展出的佛陀灯系列是作者在佛教艺术中蕴含的古代神圣几何学基础上,创作出的抽象图像和视频作品。布鲁 斯收集唐卡十多年,并总结出了唐卡的绘画模式及其背后的几何学奥秘。作者称:运用可见光来创作视觉影像不仅是由于精神信仰,更是出于一种审美考虑——即希 望通过图像,以一种更抽象、更普适的方法,将佛教唐卡所描绘的一系列特殊的宗教信仰和佛陀形象传达出来。唯有这样,才能让全世界的观众体会和理解这种艺 术。



张晓彬,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际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他的作品《经典新注》系列中,传统的严肃图像和网络符号的拼合形成了某种对比,作者对于传统名著的当 下网络式的解读,构成古代图像与现今图像的直接对话。作者认为:互联网上的交流方式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内涵,各类信息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并充斥着我们 的生活,QQ表情这一直接纯粹、并具有高度拟人性的表达方式的出现象征着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文化现象,是现今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作品中采用的古代插图版 画因其单纯质朴的表现方式一直是他的关注点。张晓彬用他的方式解读传统和周遭的网络世界,将他理解的“经典”呈现给别人…

数码以及网络的艺术,跨越了传统语言的限制,建构了一个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世界。正如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艺术研究所所长毛建雄在开幕式上所说:“布鲁斯• 汪兹和张晓彬共同生活在数码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语境当中,对数码化生活的反思与应对构成了他们对话的起点。当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迥然有异 的生存方式作用于他们的情感,作用于他们的潜意识时,他们的关注点,他们的喜好与忧虑便大异其趣,呈现为一帧帧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穿插的奇异画面,仿佛 在进行文化考古,又似乎在进行时空置换,它们邀请我们参与对话,追索佛祖或布莱克所启示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对话:数码时代的文化考古与时空置换

毛建雄

    黑格尔诚实地承认,作为对世界的思维,哲学只有在现实结束其形成的过程并成为过去后才会出现,换言之,观念之物必须在实在完全成熟时才能作为实在物的对立 面显现出来,把握世界的本质并将其转变为精神王国里的形象。所以,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开始起飞。


    艺术则不然。

    艺术家会在平凡中洞见幽微,会在巨变将临的一刹那敏感到莫测的未来……他批评,他赞赏,他把概念留给哲学家,他用直观的手段展示自我,正如   试图透过言语看到意义,透过朦胧的雾气看到陆地一样,让我们透过感官的世界看到我们所追求的幻想的世界。于是,对话产生了——这对话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发 生在人与物之间,发生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发生在可感悟与不可言宣之间,俨然是“道可道,非常道”式的玄妙却又真切的沟通纽带。


    数码时代搭建了这两位艺术家对话的平台。


    BRUCE WANDS和张晓彬共同生活在数码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语境当中,对数码化生活的反思与应对构成了他们对话的起点。当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迥 然有异的生存方式作用于他们的情感,作用于他们的潜意识时,他们的关注点,他们的喜好与忧虑便大异其趣,呈现为一帧帧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穿插的奇异画 面,仿佛在进行文化考古,又似乎在进行时空置换,它们邀请我们参与对话,追索佛祖或布莱克所启示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数码现实尚未结束其形成的过程,更没有成为过去,所以密涅瓦的猫头鹰还难以起飞。不过,精神的漂泊是人的宿命,只有漂泊才会有相遇。当BRUCE WANDS的绚烂时空和张晓彬的古今形象在意识和现实中隐现时,我们不妨让自己的精神也去漂泊一番,寻求自己缘分中的相遇,你说呢?